通訊
12月1日至2日,華東理工大學召開“2018中國項目管理大會暨中國特色與跨文化項目管理國際論壇”,主題為“VUCA時代的項目管理”,本次大會特別安排了“2018年中國項目管理優(yōu)秀論文獎”的頒獎典禮,本次參評論文近300篇,大會按照中國知網(wǎng)的論文下載率和引用率進行篩選,并通過專家推薦和網(wǎng)上投票,最終確定10篇論文獲獎。
大會頒獎現(xiàn)場(左二為尹塾代表高天)
由尹貽林教授指導,王翔博士和高天共同完成的《PPP模式對工程造價管理的需求及影響研究》一文經(jīng)過層層選拔,以總評第一名的成績斬獲項目管理優(yōu)秀論文獎。碩士研究生高天代表尹塾智庫前往領獎。
獲獎論文題圖



會議內(nèi)容導讀
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更具易變性(Volatility)、不確定性(Uncertainty)、復雜性(Complexity)和模糊性(Ambiguity)的 “VUCA時代”。“VUCA”被戰(zhàn)略性商業(yè)領袖用來描述已成為“新常態(tài)”的、混序的和快速多變的商業(yè)環(huán)境,而VUCA時代的變化經(jīng)常呈現(xiàn)跳躍性和震蕩性,會產(chǎn)生很多顛覆性或破壞性的現(xiàn)象,如信息爆炸、突發(fā)事件頻發(fā)、資源緊缺等,在給組織或個人帶來新的機會、項目型任務劇增的同時,也帶來了更多的風險,項目管理面臨更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如何在“VUCA”時代“利用好項目、管理好項目”成為項目管理理論與實操中的重點,同時也為全過程工程咨詢提供思路。
本次中國項目管理大會在華東理工大學召開,由國際項目管理協(xié)會(IPMA)和中國(雙法)研究會支持,中國(雙法)項目管理研究委員會(PMRC)、西北工業(yè)大學、華東理工大學、《項目管理技術》雜志、《項目管理評論》雜志和全國工程管理碩士專業(yè)學位研究生教指委主辦。旨在國內(nèi)項目管理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和應用分享,同時向國際展現(xiàn)我國項目管理發(fā)展水平,堅持立足國內(nèi),展望世界。
IPMA(國際項目管理協(xié)會)主席Reinhard提出適應變化控制變化,未來的項目管理要做全過程的項目管理,交流和分工是重要的項目管理方法,重點強調(diào)“人”的重要性,預測項目管理者趨于年輕化,并且女性項目管理者的加入會改善項目管理方式。人工智能會出現(xiàn)在項目管理過程中起輔助作用,不可能替代人去管理。未來的項目管理會由系統(tǒng)的PM轉換為“敏捷PM(Agility PM)”,伴隨的是項目管理方式由“直線制”向“項目制”的轉變。
IPMA主席Reinhard發(fā)表主旨演講
IJPM(國際項目管理期刊)主編Martina演講關鍵詞“風險、不確定性、復雜性、變化”,強調(diào)項目管理者的領導力和項目“計劃/策劃+控制過程不確定性”,提出項目管理團隊,即各專業(yè)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合作,介紹了他們在項目管理項目中針對每個項目都會有一個“項目管理看板/地圖”,將項目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顯性化,強調(diào)項目管理的可持續(xù)性。
IJPM主編Martina介紹項目管理看板/模型
芬蘭項目管理研究所總裁Teppo介紹了團隊建設的重要性。團隊領導者應在接到項目管理業(yè)務時進行組織策劃,提出比固定計劃更靈活的敏捷性計劃,這個策劃需要團隊成員一起計劃一套兼容不斷變化的工具,將基于計劃的項目模型和敏捷流程合并為一個多功能的流程,針對較高復雜度的任務進行擴展。團隊制度的成熟過程是“形成-風暴(降低)-規(guī)范-履行”。最后團隊的角色必須與個人能力相匹配,對HR提出了較高的要求。
芬蘭項目管理研究所總裁Teppo介紹團隊領導的風格
本次論壇國外嘉賓的演講內(nèi)容與尹老師的全過程工程咨詢 “三個一”的思想基本一致,即,一個人是一個總咨詢師,一個模式策劃、管控、增值三位一體的全資模式,一條路徑就是“1+N+X”,對比如下:
